可能通过社会反应与环境变化,可以得出最直接的变化。
1、三峡建成后,使三峡地区的地震1000年一遇,变为300年一遇。因此日本和台湾极力反对三峡工程的建设。
2、三峡工程严重破坏了山峡地区的生态平衡。很多保护动物,不得不和三峡移民一样移往他乡!很多种植物将在此地区绝迹(如中华鲟、白鲟等)
3` 工程最具破坏的方面是大规模的移民和大片土地被淹没
4`土地资源严重丧失。正如这个庞大的工程在规划时所预料的,它将给生态环境造成很大的影响。长江的鱼类资源丰富且易受破坏。由于河流的动态,河水的温度和化学组成的变化,以及符合这些鱼类生活特性的自然生活环境和食物来源的改变,都有可能对鱼的种类、数量产生影响,某些鱼种有可能因无法适应新的环境而数目骤减。
5`只生活在长江中下游的中华鲟和白鳍豚更令人关注。葛洲坝的建成可能已严重影响了中华鲟的繁殖,白鳍豚的数量也下降到仅有几百条,此外,另一值得关注的野生物种当属濒临灭绝的西伯利亚鹤,长江中下游恰恰是其越冬的栖息地,无疑也将受到大坝的影响。
6`河流的泥沙会带来一系列错综复杂的后果。长江是世界上泥沙量最大的河流之一,每年都会带走5到10亿吨的泥沙,水库尾部附近的泥沙流速会加快,在旱季将严重影响上游的通航,水库尾部的泥沙还会抬高河岸。成问题的是还无法准确的预测水库泥沙的沉积速度。此种情况有可能使经济效益比预期的要低很多,即便有可靠的泥沙,沉积速度记录,泥沙沉积的速度与位置也是难以预测。
7`三峡工程还会产生其它多种影响因素,水库所处的地区还是水源传染病易发地区,如血吸虫病